近日,2025“北京禮物”全球文創大賽成果發布會舉辦。實物賽道58件商品和設計賽道2項作品獲獎。大賽自今年7月啟動以來,共征集到4410件作品,獲獎作品涵蓋古都印記、國際禮物、紅色主題、科創融合、場景創新、時尚潮流等多個品類。
當故宮紋樣邂逅現代設計,當紅色記憶融入日常用品,當科創技術賦能傳統工藝,“北京禮物” 正以多元姿態,成為遞給世界的文化名片。2025 “北京禮物” 全球文創大賽征集到4410件作品,58件實物與2項設計脫穎而出,涵蓋古都印記、科創融合等六大品類,再加上30家主題門店實現“全域覆蓋”與“文化體驗”升級,這份“禮物”的魅力,早已超越商品本身,成為承載城市記憶、傳遞文化溫度的重要載體。
“北京禮物”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對文化根脈的精準挖掘與創造性轉化。作為六朝古都,北京擁有故宮、長城等世界級文化 IP,也孕育了京味民俗、紅色基因等獨特文化符號。獲獎作品中,“古都印記”品類讓歷史可觸可感,或許是一件復刻明清家具紋樣的茶具,或許是提取頤和園彩繪元素的絲巾,將厚重歷史轉化為日常生活美學;“紅色主題” 則以年輕化表達激活紅色記憶,打破傳統紅色文創的刻板印象,讓革命精神在當代語境中煥發新生。這種“取之于傳統,用之于當下”的創作理念,讓每一件禮物都成為文化的微縮景觀,既保留了北京的城市肌理,又契合了現代消費者的審美需求。
創新是“北京禮物”破圈的關鍵密碼,這種創新既體現在形式上,更滲透在理念中。大賽設置的“科創融合”“場景創新”品類,展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的碰撞火花:可能是搭載智能語音講解的非遺手辦,讓游客在把玩中讀懂文化典故;也可能是適配露營、辦公等場景的文創產品,讓北京文化融入多元生活場景。而 “國際禮物” 品類則跳出地域局限,以全球化視野重構文化表達,既保留中國元素的辨識度,又兼顧國際審美習慣,成為跨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這種多維度的創新,讓 “北京禮物” 擺脫了 “旅游紀念品” 的單一標簽,成為兼具實用價值、審美價值與文化價值的消費載體。
銷售渠道的升級,則讓“北京禮物”的文化溫度觸達更廣泛的群體。從“景點導向”到“全域覆蓋”,30家主題門店不再局限于故宮、天壇等核心景區,而是深入城市商業街區、交通樞紐,讓本地市民與外地游客都能便捷接觸;從“商品銷售”到“文化體驗”,門店不再是簡單的售賣空間,更成為展示北京文化的窗口。在這里,消費者可能參與非遺手作體驗,可能聆聽文化講座,在沉浸式互動中深化對北京的認知。正如北京市文旅局副局長徐振濤所言,未來更多特色門店的加入,將構建起更便捷的消費場景網絡,讓“北京禮物”真正走進生活、走向世界。
“北京禮物”之所以能成為“最美禮物”,本質上是因為它抓住了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平衡點,既堅守了文化根魂,又展現了開放包容品格。它不僅是一件件商品,更是一個個文化信使,帶著故宮的恢弘、長城的雄奇、京味的醇厚,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傳遞北京溫度。在文化自信日益彰顯的今天,“北京禮物”的成功實踐,也為城市文創發展提供了寶貴啟示:唯有扎根文化土壤、堅持創新驅動、貼近大眾需求,才能讓城市文化真正活起來、走出去,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本土與世界的精神紐帶。(郭元鵬)
- 2025-11-14加強國際傳播 弘揚敦煌文化
- 2025-11-14構建新時代甘肅文化傳播體系
- 2025-11-14大力培育跨文化傳播人才
- 2025-11-14推動國際中文教育高質量發展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