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地把群眾滿意作為做實事的落腳點,用溫情服務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用心用情,以“軟”的姿態解決群眾訴求。深入基層,群眾很多訴求都是家長里短、柴米油鹽的小事,很多事情的解決停留在“情”和“理”的層面,鄉鎮政府工作更多時候是搭建交流平臺、傾聽雙方訴求、出臺解決方案、化解矛盾糾紛的過程。基層干部身處基層,當換位思考,站在群眾立場、用群眾視角說話辦事,把群眾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動人。遇事常往矛盾一線跑,當好群眾知心人,才能發揮自身“貼近群眾、了解基層”的優勢,贏得群眾理解與支持,方能把解決群眾訴求的好事辦好、辦實、辦細、辦優。
權責匹配,以“硬”的支撐化解群眾矛盾。基層事務繁雜,需要基層干部從“細”處著眼把事情辦實事。比如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作了諸多探索與嘗試,各街道結合實際制定《XX街道履行職責事項清單》,明確《基本履職事項清單》《配合履職事項清單》《上級部門收回事項清單》,進一步厘清部門街道職責,真真切切為街道減負增效壯膽撐腰。切實推動了消費者權益、生態環境治理、勞動爭議、物業管理等領域一系列群眾反映強烈的復雜疑難問題的解決和矛盾糾紛的實質化解。
定責督責,以“剛”的約束實現群眾滿意。鄉鎮政府作為基層政府,直接面向群眾、服務群眾,其工作質效、群眾滿意度直接關系政府的形象與公信力。對于政府職責范圍內的事情,將責任細化到崗、量化到人是應有之義,比如公布審批事項辦理流程、時限、責任人,采取“項目化+責任制+清單制+限時辦結制”方式,建立工作臺賬、定期調度、落實辦結銷號機制,確保各項工作有明確的責任主體和時間節點,形成“事有人管、責有人擔”的工作格局。
鄉鎮街道工作盡管千絲萬縷又紛繁復雜,但是如果鄉鎮街道干部均秉持“本心”、盡到“本職”、務實“本業”,一定能夠獲得群眾好評,收到群眾積極正向反饋。(肖軍)
- 2025-11-13【好評中國】在奮飛空天中追逐民族復興夢
- 2025-11-13以實干實績立起干部選拔“風向標”
- 2025-11-13以“黨建+服務”踐行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
- 2025-11-13著眼“以學增智”提升干部履職能力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