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古道今】
漢代哲學家王充《論衡·逢遇》有一段話,是說當時一種社會現象的:“今則不然,作無益之能,納無補之說,以夏進爐,以冬奏扇,為所不欲得之事,獻所不欲聞之語,其不遇禍幸矣,何福祐之有乎?”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現在的情況卻不是這樣,而是去操弄一些無益的技能,接受一些無益的主張,這等于夏天獻上火爐,冬天獻上扇子,做那些人們不想做的事,說那些人們不想聽的話,這種人不碰上災禍就算幸運了,怎么還能得到福佑呢?
以冬進爐,以夏奏扇,明明是違背常識的事,為什么還有人喜歡做呢?所以,后世即以“冬扇夏爐”為典,形容一個人的言論或行動不合時宜,不切實際。清人張祥齡《詞論》:“左春右秋,冰蟲之見,生今反古,是冬箑(shà)夏爐,烏乎能。”箑,扇子。揚雄《方言》:“自關而東謂之箑,自關而西謂之扇。”
為什么有人喜歡做這種事呢?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嘩眾取寵,要與普通人、平常人拉開距離,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要做一個“顯眼包”,以引起人們的注意;二是投機取巧,想以一個貌似很特別、很個性的做法,顯示自己是一個有腦子、會思考的人。不要以為這很滑稽、很可笑、很幼稚、很天真。正如王充說的那樣,他們真還有自己的說法呢:“夏時爐以炙濕,冬時扇以翣(shà,用扇子扇)火。”就是夏天可以用火爐來驅濕,冬天可以用扇子來扇火。這不算冷知識吧,但有多少人能想得到呢?
很多人都想成為“點子大王”,今天一個點子,明天一個點子,明明無濟于事,卻說得頭頭是道;很多人也想成為“意見領袖”,今天一個意見,明天一個意見,明明于事無補,卻說得興致勃勃。如果心里始終有個“小九九”,那么“鬼點子”就會披著“好點子”的外衣紛紛亮相;如果老認為自己最聰明,那么“餿主意”就會戴著“好主意”的面紗粉墨登場。這不是笨,而是耍“小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說的就是這種喜歡耍“小聰明”的人。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稱:二色補血草
分布:蘭州、隴南、天水、甘南、定西、臨夏、白銀、武威、隴東
簡介:二色補血草,多年生草本。花期5-7月,果期6-8月。花萼白色,花瓣黃色。全草藥用,能止血、散瘀,還可殺蠅。
(植物資料由西北師范大學白增福、陳學林提供)
- 2025-11-04不求甚解 | 千萬別做“書呆子”
- 2025-10-30千金市骨 | 鑒定文憑容易,鑒別人才難
- 2025-10-30永葆人民公仆本色
- 2025-10-30守株待兔 | 過去的經歷,不一定都是成功經驗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