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把“漢簡吉語”帶回家——第八屆進博會甘肅非遺展館見聞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占東
“‘永年’二字好啊!曹操在《龜雖壽》里說,‘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您記得真好!這‘永年’,就是甘肅簡牘博物館從漢簡里拓印出來的,說不定曹操所在的時代,‘永年’二字就流行這樣寫呢。”
“那太有歷史感啦!”……
11月9日下午,第八屆進博會甘肅非遺展館里,依然客流如云。一位參觀者拿著甘肅簡牘博物館制作的漢簡“永年”文創產品,駐足欣賞,仔細品咂,并與展臺服務人員深入交流。
這時,旁邊的一位女士驚呼起來:“這幾個擺件太美啦!滿心歡喜、平安喜樂、長毋相忘,還有這個大大的喜字,字美,含義更美啊!這些字是從哪里來的?”
隨即,甘肅簡牘博物館文創負責人講起了背后的故事——這些字都是設計師從漢簡中遴選了最具代表性的吉語拓印出來的,并根據它們承載美好、祝福、喜慶的含義,為其設置了中國紅的底色,而字體本身用金墨呈現。不論字體、字意,還是背景、色調,都體現出了吉祥的含義,還給這個系列的文創產品取名——“漢簡吉語”。
“把漢簡里的吉語帶回家,真美!”剛才那位女士說著就挑選起來。
幾天來,這樣的火爆場景不時出現。甘肅簡牘博物館的“漢簡吉語”系列文創,成了展位上的明星產品,深受觀眾喜愛。
甘肅簡牘博物館文創負責人說:“吉語是穿越千年的‘情感共鳴’,我們做‘吉語’系列文創,是為了連接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連接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漢簡上的吉語,其實和現代人的祝福沒什么不同,漢代人希望‘長樂未央’,我們也希望永遠快樂;漢代人希望‘長毋相忘’,我們也希望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人,可以彼此惦念。當拿起‘吉語’明信片,或者親手拓印一枚冰箱貼,你會發現漢代人的祝福,其實一直藏在我們的生活里。就像漢簡上的文字,雖然歷經千年,卻依然能讓現代人感受到溫暖,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甘肅簡牘博物館是目前中國漢簡藏量最大的國家一級博物館,館藏文物50251件(組),其中一級文物1680件(組),有天水放馬灘秦簡、居延新簡、肩水金關漢簡、地灣漢簡、敦煌馬圈灣漢簡、懸泉漢簡及魏晉簡牘等。簡牘文物記錄著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在絲綢之路上的動人故事、智慧結晶,承載著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所作的卓越貢獻。
近年來,甘肅簡牘博物館立足文化遺產保護,致力于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中國簡牘文化保護、研究、活化、利用。目前,已開發出“漢簡吉語”系列冰箱貼、擺件、明信片,“永年”系列漆器、香牌,“漢自有聲”系列羊絨圍巾、手帕等文創產品,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
- 2025-11-13蘭州市圖書館舉辦環縣皮影非遺體驗活動
- 2025-11-12講好黃河故事 弘揚黃河文化 沿黃九省(區)媒體共話文旅融合新路徑
- 2025-11-10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守敦煌舞韻之根 創時代表達之新
- 2025-11-10“紅領巾的光影記憶”觀影活動啟動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