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五年過渡期的收官之年,各地通過強化監測幫扶、產業就業扶持、資金項目管理等舉措確保平穩過渡,中央層面持續加大財政投入和政策保障。讓脫貧的兜底更穩固,各地要實踐探索,增強信心、拿出辦法、提升能力,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
讓脫貧的兜底更穩固,要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各地因地制宜建立農戶自主申報渠道、風險線索推送機制、鄉村網格隊伍精準摸排等多種監測預警途徑,不斷織密監測網,運用大數據來篩查預警,讓數據多跑路,依托大數據平臺,分類開展“日隨訪、周跟蹤、月監測”,點對點落實保障性政策。各地持續打破部門壁壘,共建“一張網”,加強多部門協同,制定統一的數據采集、交換標準,提高數據準確性;挖掘數據潛力,豐富應用場景,讓“一張網”與實際業務需求結合得更為緊密。統籌開展農村低收入人口及防止返貧致貧對象的識別認定,推動防止返貧幫扶政策和農村低收入人口幫扶政策銜接并軌,重點放在因病、因突發意外事故導致困難的家庭等,通過精準監測,為后續精準幫扶奠定堅實基礎。
讓脫貧的兜底更穩固,要健全政策“工具箱”,因戶因人精準施策,持續鞏固提升“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成果,穩定消除風險。根據監測對象的風險類別,分類采取動態保障幫扶機制。對于嚴重困難戶、自主增收困難的家庭,采取兜底式保障、臨時性救助等措施。對于通過正常幫扶有能力穩定脫貧的人口,各地注重開發式幫扶,提升持續增收能力。工資性收入是農民增收大頭,就業幫扶持續發力。各地通過返鄉數據調度分析、赴務工地實地調研等方式分析原因,及時解決難題。推進就業服務綜合體建設,篩選重點企業打造“崗位供給清單”,不斷拓寬脫貧人口就業渠道。通過精準幫扶,脫貧地區的產業蓬勃發展,掌握技能的勞動力比例不斷提升,內生發展動力不斷增強。脫貧地區從解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轉向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讓脫貧的兜底更穩固,要持續提質增效。近年來,脫貧攻堅形成了龐大的扶貧資產,用好用活這些扶貧資產,事關脫貧群眾的增收致富。各地健全幫扶項目資產長效管理機制,摸清扶貧項目資產底數,運用數字技術,將地方產業的資產變動、收益分配、農戶增收等數據接入“農村三資管理平臺”,進行實時監測。對各類資產進行分類,進明確幫扶產業項目的負責主體、監督部門,確保幫扶項目運轉高效、保值增值。面向未來,各地各部門要強化幫扶資金、項目、資產一體化管理,健全全程監管制度。從促進幫扶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到落實好一攬子創業就業幫扶政策,從用好重點幫扶縣涉農資金統籌整合試點政策,到強化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各地要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讓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在鄉村全面振興道路上不掉隊、趕上來。(李萍)
- 2025-10-07【甘快說】讓思政工作充滿生機與活力
- 2025-09-28中經評論:航母“彈射三連”釋放哪些信號
- 2025-09-28中經評論:一張加快“由治及興”的進程表
- 2025-09-28新華時評丨以多邊主義之光照亮全球治理新未來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