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老人聊天、下棋,推拿、艾灸,輔助康復……“養老機器人”等智慧養老產品陸續走進養老院和老年人的生活,提高了養老服務的品質和老年人的幸福指數。
養老機器人行業關乎民生。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末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超過3.1億人,占我國人口的22%。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養老機器人產業順勢崛起,逐步在市場中嶄露頭角,為解決養老難題提供了全新的智能化路徑。發展養老機器人,是大勢所趨,也大有可為。
養老機器人溫暖幸福晚年。隨著年齡增長,老年群體在感知、體力和認知等方面,將不同程度地出現功能衰減甚至失能。養老機器人的出現,減輕了家庭和護理人員的照料負擔,提升了老年人幸福感。當前,各種類型的養老機器人已在一些養老院投入使用。在廣東深圳,部分養老院里有洗浴機器人、大小便護理機器人、輔助行走機器人等多款智能機器人“上崗”;在重慶,穿戴式外骨骼機器人幫助有肢體功能障礙的老年人進行智能化、個性化的康復訓練;北京的長者陪伴機器人集日程提醒、陪聊解悶、查菜譜、緊急呼叫等功能于一身,成為老年人貼心的生活伙伴。
讓理想的養老機器人盡快走進現實。盡管養老機器人產業前景廣闊,但也面臨著技術成熟度較低的困境。目前養老機器人主要承擔簡單重復類勞動,而在復雜場景下的自主決策、環境感知、人機自然交互、情感理解等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養老機器人用于養老領域,對可靠性、精細化、個性化、操作簡易性等要求高。理想中的養老機器人,不僅僅是技術產品,更是融合了人文關懷的“智能助手”,它們擁有一定程度的情感智能,能夠理解老人的情緒并作出回應;能夠通過學習訓練適應老人習慣,提供貼心的生活輔助。要錨定科技創新,通過隨著技術進步和數據積累,讓養老機器人功能更加專業化、服務更加人性化、系統更加集成化,讓養老機器人逐漸變得更智能、更實用。
讓養老機器人提供普惠養老服務。智慧養老前景可期,但要真正普及到千家萬戶,仍面臨不少挑戰。養老機器人目前還是一個“奢侈品”,市場上價格普遍較高,一款帶有AI人機互動對話、在線醫療問詢等功能的智慧養老機器人價格超過14萬元,高端康復機器人單價普遍超過10萬元,助浴機器人均價3萬至5萬元不等,這使得許多家庭望而卻步。只有把價格“打下來”,才能真正把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變現”。養老機器人生產成本的降低需要大規模需求的支撐,要構建需求導向的適老化技術研發體系,完善供需匹配的市場化支撐機制,探索“以租代購”模式,降低老年人使用成本。養老機器人行業產業鏈長,要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讓產學研、上下游、各環節相互助力、協同發展,形成從研發、制造到應用的完整閉環,攤薄研發和生產成本。
智慧健康養老產業服務的是“夕陽紅”,卻是一個朝陽產業。政府、企業和社會要共同努力,以技術為支撐,以需求為導向,加大政策引導力度,大力發展養老機器人,推動養老機器人賦能智慧養老服務和銀發經濟發展。(向秋)
- 2025-06-18【地評線】飛天網評:開啟中國同中亞合作新未來
- 2025-06-18【地評線】飛天網評:增強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力量
- 2025-06-18【地評線】飛天網評:用科技之筆,繪就農耕新圖景
- 2025-06-18【甘快說·地評線】飛天網評:讓高校畢業生就業之路更堅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