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4月,國家鐵路累計發送貨物12.99億噸,同比增長3.6%;日均裝車18萬車,同比增長4.7%,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保障國民經濟平穩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中新社)
這份數據背后,不僅是鐵路貨運能力的彰顯,更是國家經濟穩健前行的生動寫照,鐵路貨運正以“量質齊升”的強勁態勢,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保障國民經濟平穩運行鋪就“快車道”。?
穩民生:筑牢物資運輸“壓艙石”。煤炭作為重要能源,其運輸關乎千家萬戶的溫暖與生產生活的穩定。1至4月,國家鐵路發送煤炭6.72億噸,其中電煤4.64億噸,讓鐵路直供電廠存煤始終保持較高水平,為電力穩定供應筑牢根基。礦建材料、冶煉物資運量的大幅增長,也為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生產提供了堅實的物資保障。無論是嚴寒冬日里的供暖用煤,還是城市建設中的鋼筋水泥,鐵路貨運都以高效、穩定的運輸能力,將物資及時送達各地,切實守護著民生底線,為社會的穩定運轉提供了堅實保障。
促發展:激活物流服務“新引擎”。大力發展物流總包服務,推動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不僅優化了運輸結構,減少了公路運輸帶來的環境污染和交通壓力,還顯著提升了運輸綜合效能。4月份新簽訂物流總包合同數量和合同運量的大幅增長,以及“豫焦魯煤”等重來重去物流總包大宗班列的開行,充分證明了鐵路物流總包服務的強大吸引力。與航運企業合作開發多式聯運“一單制”產品,壓縮了運輸時限,降低了全程物流費用,讓企業在物流環節的成本大幅降低,提升了市場競爭力。鐵路物流金融服務的拓展,更是為眾多企業解決了資金周轉難題,助力企業發展壯大。鐵路貨運通過不斷創新服務模式,為企業降本增效注入了強勁動力,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通全球:架起國際合作“連心橋”。中歐班列、中亞班列、中老鐵路在1至4月的穩定開行與運量增長,成為了連接中國與世界的重要紐帶。中歐班列跨越千山萬水,將“中國制造”運往歐洲各地,同時也帶回了歐洲的優質商品;中亞班列加強了中國與中亞國家的經貿往來,促進了區域經濟合作;中老鐵路則為中國與老撾的友好合作搭建了新的平臺,帶動了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這些跨境鐵路運輸線路,不僅促進了國際經貿往來,還加深了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友誼,讓中國與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從保障國內民生重點物資運輸,到提升物流服務品質助力企業發展,再到促進跨境貿易合作,鐵路貨運在各個領域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未來,隨著鐵路部門持續深化改革創新,不斷提升貨運能力和服務水平,這臺“鋼鐵引擎”必將釋放更加強勁的動力,為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全球經濟合作貢獻更多“鐵路力量”,讓這條“快車道”越走越寬,越行越穩。(文/趙啟飛)
- 2025-05-27縱橫路網織就民生動脈 鐵路貨運暢通經濟“微循環”
- 2025-05-27“12.99”一個躍動的數字,展現中國經濟韌性與活力
- 2025-05-27鋼鐵動脈“加速跑”:3.6%增長率中的內需提振與經濟向新力
- 2025-05-27在奔赴基層中強信念、增本領、展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