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蘭州出臺十七項措施——構建工程建設“全周期護薪網” 全力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無憂
中國甘肅網6月26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道(記者 趙萬山)6月25日,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蘭州市發布《進一步加強工程建設領域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以17項有力舉措構建起覆蓋工程建設全周期的“護薪網”,全力保障農民工勞有所得。
據了解,蘭州市在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等法律法規過程中,深入剖析農民工欠薪根源,梳理現有政策落實情況,總結治理欠薪實踐經驗,從工程建設“開工前、施工中、完工后”全流程進行評估,最終形成這17項保障措施,推動健全源頭預防、過程管控、末端治理機制。
在招投標和合同管理環節,《若干措施》通過優化完善招投標條款和施工合同內容筑牢防線。要求在《標準施工招標文件》通用合同條款中增加工資支付條款,明確計量與支付周期;專用合同條款中增加承包人和發包人工資支付違約責任。同時,完善施工合同中工程款支付擔保、計量周期及進度結算辦法等條款,明確建設單位資金安排及人工費用撥付周期和比例,從源頭避免因工程計量計價和資金鏈斷裂導致欠薪。
在資金保障與支付管理方面,《若干措施》作出嚴格規定。要求建設單位開工前確保滿足施工所需資金,政府投資項目資金必須按規定落實到位且不得由施工單位墊資,并需提供工程款支付擔保。同時,依據相關辦法,在施工合同中明確人工費用占比、撥付周期(不得超過1個月)及爭議解決方式,推行分包單位委托總包單位代發工資制度,建設單位按月將人工費用撥付到總包單位專用賬戶,確保工資按時足額發放。
實名制管理與信息化監管是《若干措施》的重要抓手。施工單位需在農民工進場時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施工現場設置實名制打卡設備,考勤記錄實時上傳至“隴明公”監管平臺,避免虛假用工和冒領工資。“隴明公”平臺實現多部門和銀行信息共享,具備用工信息管理、考勤記錄、工資發放監控等功能,一旦項目工資發放延遲,平臺自動報警,相關部門可立即介入。
此外,《若干措施》明確落實建設單位監管首要責任,要求其建立協調機制和拖欠預防辦法,及時處理討薪問題。通過開展專項治理、加大查處力度、實施誠信等級評價等手段規范建筑市場秩序,遏制違法分包轉包導致的欠薪現象。落實工資保證金、周轉金等先行墊付兜底保障措施,并設立“欠薪爭議速裁庭”,為農民工開辟綠色通道,對惡意欠薪行為依法嚴懲,列入失信聯合懲戒名單。
- 2025-06-23從田間“紅火”到產業“鏈動” 甘谷小辣椒成了鄉村振興大產業
- 2025-06-23第十五屆“挑戰杯”甘肅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閉幕
- 2025-06-11中華文脈在字里行間恒久綿延——甘肅省多措并舉讓古籍獲“新生”
- 2025-05-29【甘快看】甘肅民勤380公里環綠洲鎖邊林帶閉環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