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局和戰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
領導干部具體行使黨的執政權和國家立法權、行政權、監察權、司法權,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關鍵。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新聞傳播中心就此采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林。
領導干部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揮領導干部示范帶頭作用,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為什么要特別強調領導干部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李林:為什么黨內一些領導干部走上違法犯罪道路?根本原因在于理想信念動搖了,但對黨紀國法沒有敬畏之心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領導干部要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只有內心尊崇法治,才能行為遵守法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銘刻在人們心中的法治,才是真正牢不可破的法治。”“一個干部能力有高低,但在遵紀守法上必須過硬,這個不能有差別。一個人縱有天大的本事,如果沒有很強的法治意識、不守規矩,也不能當領導干部,這個關首先要把住。”
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是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每個領導干部都要牢固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由法定、權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觀念,決不搞以言代法、以權壓法。要加強教育、培養自覺,促使領導干部不斷增強法治意識,養成法治習慣,樹立法治信仰。“加強管理、強化監督,設置領導干部法治素養‘門檻’,發現問題就嚴肅處理,不合格的就要從領導干部隊伍中剔除出去”。
領導干部要做學法的模范,帶頭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少腐敗分子在其懺悔錄中都談到,不知法是自己走向腐敗深淵的一個重要原因。領導干部要做守法的模范,帶頭遵紀守法、捍衛法治。領導干部必須牢記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帶頭遵守法律、執行法律,帶頭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謀劃工作要運用法治思維,處理問題要運用法治方式,說話做事要先考慮一下是不是合法,把握不準的就要去查一查黨紀國法是怎樣規定的,還可以請法律專家、法律顧問幫助把把關。”
領導干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現在,廣大干部群眾的民主意識、法治意識、權利意識普遍增強,全社會對公平正義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如果領導干部仍然習慣于人治思維、迷戀于以權代法,那十個有十個要栽大跟頭。”領導干部應該如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李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權力觀上,有的領導干部頭腦中存在著十分錯誤的觀念。有的認為權力是靠個人奮斗得來的,是辛辛苦苦幾十年熬出來的;有的認為權力是千方百計拉關系、找靠山弄來的;有的則更直白,認為權力是花錢買來的,過期作廢,不用白不用。在這樣的權力觀支配下,怎么可能不出問題?……如果法治的堤壩被沖破了,權力的濫用就會像洪水一樣成災。”領導干部必須堅決摒棄這些錯誤的權力觀,牢記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上下左右有界受控的,切不可隨心所欲、為所欲為。領導干部必須弄明白法律規定怎么用權,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而不能當“法盲”。法律是行使權力的依據,只有把這個依據掌握住了,才能正確開展工作。很多事情黨紀國法都有明確規定,白紙黑字擺在那兒,要多學學、多看看,心中高懸法律的明鏡,手中緊握法律的戒尺、紀律的戒尺、制度的戒尺、規矩的戒尺,把憲法精神、公權屬性、公私界限牢記于心,知曉為官做事的尺度。
領導干部必須帶頭維護制度權威,做制度執行的表率。越是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要掌握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完善決策制度,規范決策程序。必須牢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決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體現在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個方面,任何人都不能凌駕于法律之上,決不允許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任何人違反憲法法律都要受到追究。
領導干部做用法模范的關鍵,在于切實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把對法治的尊崇、對法律的敬畏轉化成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很多出了問題的領導干部,法律是學過的,法律知識也是有的,但都不過心、不入腦,到了實際問題面前就忘得一干二凈。這些人不僅害了自己,也貽害黨和人民事業。
總結運用好經驗好做法,堅持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把黨紀學習教育的成果持續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2024年4月起,全黨把學習《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作為主題開展了黨紀學習教育。不僅原原本本學《條例》,還運用一些案例來開展警示教育,讓大家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
二十屆中央紀委常委會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變革。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強政治監督,推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深入把握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關于完善法律體系、推進依法行政、嚴格公正司法、加快建設法治社會等決策部署,推動法治中國建設規劃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要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反腐,深入抓好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立足職能職責推動解決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領域突出問題,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有機統一,不斷健全紀法貫通、法法銜接制度機制,自覺將“四種形態”落實到監督執紀執法全過程,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相統一。
牢記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強化權力制約監督思維
記者:只要公權力存在,就必須受到制約和監督。不關進籠子,公權力就會被濫用。縱觀人類政治文明史,權力是一把“雙刃劍”,依法依規行使可以造福人民,違法違規行使必然禍害國家和人民。領導干部必須強化權力制約監督思維,依法履行職責。關于這方面,您有哪些思考?
李林:領導干部必須牢記職權法定,明白權力來自哪里、界線劃在哪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就是要依法設定權力、規范權力、制約權力、監督權力。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堅決克服懶政、怠政,堅決懲處失職、瀆職。要堅持權責法定,健全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制度,明晰權力邊界,規范工作流程,強化權力制約;堅持權責透明,推動用權公開,完善黨務、政務、司法和各領域辦事公開制度,建立權力運行可查詢、可追溯的反饋機制;堅持權責統一,盯緊權力運行各個環節,完善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精準問責有效機制,壓減權力設租尋租空間。
領導干部必須自覺接受監督。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都是黨和人民賦予的,領導干部使用權力,使用得對不對,使用得好不好,當然要接受黨和人民監督。能不能正確對待、自覺接受黨和人民監督,是衡量領導干部黨性修養水平的一個重要尺度。不想接受監督的人,不能自覺接受監督的人,覺得接受黨和人民監督很不舒服的人,就不具備當領導干部的起碼素質。領導干部要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練就過硬作風,當好人民公仆。
二十屆中央紀委常委會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執紀執法者必先模范守紀守法。要深入推進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年行動,強化教育培訓,不斷提升政治修養、紀法素養,切實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能力。要始終堅持依規依紀依法,嚴格按照法定權限、規則、程序履職盡責,確保每一個案件都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要從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抓起,從領導干部做起,帶動全系統自覺做尊紀尊法、學紀學法、守紀守法、用紀用法的模范。
正風反腐,涓流莫輕。腐敗是危害黨的生命力和戰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反腐敗斗爭關系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是一場輸不起也決不能輸的重大政治斗爭。對各級領導干部,不管什么人,不管涉及誰,只要違反法律就要依法追究責任,絕不允許出現執法和司法的“空擋”。對違法問題、害群之馬,一定要依法處置、以儆效尤。對違規違紀、破壞法規制度踩“紅線”、越“底線”、闖“雷區”的,堅決嚴肅查處,不以權勢大而破規,不以問題小而姑息,不以違者眾而放任,不留“暗門”、不開“天窗”,堅決防止“破窗效應”。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推動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達到更高水平。(記者 黃輝 孫嘉瑋)
- 2025-11-17慶陽:“監檢法”同堂培訓 助力提升案件查辦質效
- 2025-11-17戰火記憶 | 就算戰死也光榮
- 2025-11-17詩說廉語 | 官從小處踐初心
- 2025-11-17持續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