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古道今】
枚乘,字叔,淮陰人,西漢辭賦家,曾為吳王劉濞(bì)郎中。吳王策劃謀反時,他上書勸諫吳王,諫書全文收入《漢書·枚乘傳》中,后世稱作《上書諫吳王》。其中說:“欲湯之凔(cāng),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湯者,開水也。凔者,冷卻也。這段話的意思是,想讓鍋里沸騰的水涼下來,即使一個人燒火,一百個人把水舀起再倒下,也沒有效果。
從此,就有了一個典故,叫作“揚湯止沸”。揚湯,就是把開水從鍋里舀起來,然后再倒進鍋里。止沸,就是讓開水不再沸騰。這是多么熟悉的生活場面啊,家庭主婦、家庭主男們是不是有如臨鍋臺之感呢?
在這一句之前,枚乘還說了:“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意思是,想讓別人不要聽,不如不說;想讓別人不知道,不如不做。在這一句之后,枚乘又說:“不絕之于彼,而救之于此,譬由抱薪而救火也。”意思是,不在那里采取斷然措施,卻在這邊努力施救,就像抱著柴火去救火一樣。真的是“小生活,大道理”。人們就用“揚湯止沸”比喻辦法不徹底,只能暫時應急,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后漢書·董卓傳》:“臣聞揚湯止沸,莫若去薪;潰癰雖痛,勝于內食。”內食,猶內蝕也。
生病常常會伴隨疼痛,但光止痛不治病行嗎?民間有一種說法,叫做“長痛不如短痛”。生了毒瘡,會有疼痛;剜掉毒瘡,也會有疼痛。怎么辦呢?忍住一時之疼痛,才能去除長久之疼痛。
出了問題,應該及時糾正,既怕得罪人,又怕傷到自己,含糊其詞,得過且過,一直在應“一時之急”,但問題還在那兒。遇見困難,應該勇于直面,今天繞一繞,明天避一避,躲一時是一時,過一天是一天,一直在解“一時之困”,但困難還在那兒。問題和困難看起來都在“釜里面”,但根源都在“釜底下”。想無后顧之憂,就得想深一層,想遠幾步。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稱:金鐘花
分布:蘭州、隴南、天水、平涼
簡介:金鐘花,落葉灌木。花深黃色,花期3-4月,果期8-9月。為優良庭園觀賞植物。果實、葉藥用,具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效。
(植物資料由西北師范大學白增福、陳學林提供)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