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古道今】
西晉時,有個學問家叫郭象。他年輕的時候就很有才學,而且善于研究。特別對《老子》和《莊子》有濃厚的興趣,能言善辯,人們對他十分推崇。《晉書·郭象傳》里,有一個叫王衍的人稱贊他說:“聽象語,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意思是,聽郭象說話,就像是瀑布從高處傾瀉下來一樣,從來不會枯竭。
王衍何許人也?西晉大臣、名士,才華橫溢,相貌堂堂,風流倜儻,常常把自己比作子貢,為當世人所傾慕,名氣遠遠超過郭象;他精通玄理,專以談論《老子》《莊子》為能事。毫不夸張地說,王衍就是當時“清談界”的領袖人物。能得到王衍的稱贊,郭象是何等人也就不難想象了。
《世說新語》將王衍此語收入“賞譽”類,文字幾乎原文照抄了《晉書·郭象傳》里的話:“王太尉云:‘郭子玄語議如懸河寫(同“瀉”)水,注而不絕。”王太尉即王衍,郭子玄即郭象。“如懸河瀉水”是什么意思?一,有話可說,而且有說不完的話;二,口才非常好,凡是心里能想到的,嘴里都能說出來。三,說話很有氣勢,不哼哼哈哈,不磨磨嘰嘰,也不“這個這個”“那個那個”地沒完沒了。后世即以“口若懸河”為典,形容一個人表達能力超群,說起話來滔滔不絕。
口若懸河也是有技巧的。第一,一定要把話題控制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好孔孟就談孔孟,好老莊就談老莊;第二,把話語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要我說時我不一定說,我要說時我一定要說。如此,自信心就有了,說話的底氣也就有了。對一般人而言,別說口若懸河了,就是能不咽口水念完一篇千把字的稿子,能臉不紅心不跳地講一個小故事,也就不錯了。但很多時候,人們并不認為口若懸河就是有水平,就是有思想,甚至也不認為口若懸河就是見解獨到,就是認識深刻。只有清談者,似乎才與口若懸河這個詞最搭。
口若懸河,是喋喋不休呢,還是侃侃而談呢;是個貶義詞呢,還是個褒義詞呢?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稱:華丁香
分布: 蘭州、隴南、天水、定西、平涼、武威
簡介:華丁香,落葉灌木。花期4-5月,果期9月。花色淡雅,枝葉秀麗,為優美的園林觀賞樹種。花可提取芳香油。
(植物資料由西北師范大學白增福、陳學林提供)
- 2025-11-04我說變化 | “食堂接待簡單又干凈”
- 2025-11-04深學細悟《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 廣安觀潮 | 在加大一體推進“三不腐”力度上下功夫
- 2025-11-04監督故事 | 武高村的幸福“蝶變”
- 2025-11-04福建莆田聚焦影響市場秩序問題綜合施治 得意之筆 | 推動構建風清氣正營商環境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