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清视频精品_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_亚洲丝袜一区在线_午夜国产精品一区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廉政頻道 >> 廉政要聞

廣安觀潮 | 抓作風就要一以貫之

2025-06-30 16:03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盡小者大,慎微者著。”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十多年來,一場激濁揚清的作風之變滌蕩神州大地。重拳出擊之下,公款吃喝少了,公車使用規范了,超標辦公用房騰退了,公款旅游剎住了……從小處抓起、從點滴做起,由點到面、循序漸進,通過一個個具體問題的突破,帶動了面上問題的解決。八項規定日益深入黨心民心,深刻改變著我們黨、改變著新時代的中國。

  “聚焦‘四風’突出問題,步步深入靶向施治。”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成效和經驗》總結的重要一條。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是作風問題的集中表現,要作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來解決;要求解決“四風”問題,要對準焦距、找準穴位、抓住要害,不能“走神”,不能“散光”。

  尋找突破口,撬動大變局,這就是問題導向。黨中央以上率下,各地區各部門把糾治“四風”作為重點,堅持從實際出發,抓住主要矛盾,什么問題突出就著重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緊迫就抓緊解決什么問題,找準靶子、有的放矢,緊抓不放、縱深推進。由此,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也經歷了一個從上到下、由近及遠、由淺入深、標本兼治的歷史過程。

  敢于動真碰硬,一個毛病一個毛病糾治,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突破。從遏制“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腐敗”、“會所里的歪風”,再到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我們黨剎住了一些長期沒有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黨的十八大前的一段時間里,一些領導干部吃喝成風,多少規定也沒有管住,不少人因此失去信心。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我們黨下決心整治,公款吃喝、公然在群眾眼皮底下違規吃喝等現象得到有力遏制。時下,全國多地正有序推進“公務餐”改革,公務人員開展公務活動,由過去憑公函吃桌餐改為掃碼吃食堂,餐費直接在出差人員個人飯卡中扣除,不接待、不陪同,來了就辦事,辦完事就走,規矩又清爽,騰出更多時間精力辦實事。

  一具體就深入,一深入就見效。月餅亦是一個生動的觀察視角。這一本應是日常消費品的平價美食,曾一度異化成送禮拉關系的工具、滋生作風和腐敗問題的載體,送來又送去,送去又送來,可就是送不到消費者的嘴里。2013年中秋節前夕,用公款購買月餅的禁令發出。令出紀隨,其后年年一錘接著一錘敲,紀檢監察機關對公款送月餅等“四風”問題的查處和通報曝光力度不斷加大。2024年的一份報告顯示,月餅過度包裝的問題得到遏制,500元以上的月餅禮盒已基本退出常規市場。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我們抓中央八項規定貫徹落實,看起來是小事,但體現的是一種精神。辦好一件事后再辦第二件事,讓大家感到我們是能辦成事的,而且是認真辦事的。這樣才能取信于民、取信于全黨。2024年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94.9%的受訪群眾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成效表示肯定。

  改進作風不能奢望“畢其功于一役”,必須穩扎穩打、久久為功,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堅持。以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為例,從確定“基層減負年”,到印發《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黨中央作出一系列決策部署,為基層治理賦能增效。從開展“一網統管”“一表同享”改革,到做實鄉鎮(街道)的“吹哨”調度權、考核評價權、人事建議權等,各地區各部門落實具體舉措,促廣大干部擔當作為。

  數據是變化的真實寫照:整治基層“濫掛牌”問題,各地區將村(社區)辦公場所外部各類牌子規范為4至6塊;以省部級黨政機關名義舉辦的節慶、展會、論壇活動數量分別壓減46.3%、65.2%、48.3%……如今,越來越多的基層干部走出機關、走進群眾,主動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困難攻克在一線。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鏟除不良作風和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規制度。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化風成俗,要著眼長遠、標本兼治。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等規章制度相繼制定,層層銜接。同時,無論是制定修訂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廉潔自律準則,還是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都把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要求納入其中,作風建設的制度籠子越扎越緊,越扎越密,越扎越牢。

  小切口撬動大變局。實踐證明,抓作風就要一以貫之,積小勝為大勝,通過抓黨風政風帶社風民風,努力營造廉潔從政的政治生態。中國共產黨的作風建設,就是在這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進程中,奮力向前、決不后退。(湛天陽)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本網原創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