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千年銀杏樹發出司法保護令
新甘肅·甘肅法治報通訊員楊芳芳
春夏之交,日光暖煦,康縣城南11公里的岸門口鎮嚴家壩村,一株2800多歲的古銀杏樹迎來了一年中最為蓬勃的時節。粗壯斑駁的樹干,每一道溝壑都藏著古老的故事;滿樹層疊的葉片,在微風中相互摩挲,發出沙沙的輕響,似在低語著千年的時光流轉。
近日,白龍江林區法院聯合康縣自然資源局、康縣岸門口鎮政府,在此發布首份古樹名木司法保護令,為這株古銀杏樹設立司法守護人。
活動現場,法院干警主動向過往游客、附近村民詳細介紹《古樹名木保護條例》的主要內容及保護古樹名木的重大意義,引導群眾共同參與古樹名木保護,讓古樹名木保護理念深入人心。
“等到秋天,還有特地從各地過來打卡銀杏落葉的游客,熱鬧得很。”活動中,不時有附近村民圍上來講述這棵古銀杏樹的故事,在他們的記憶里,這棵古樹不僅是大家賞秋打卡之地,更是傳承文化、寄托鄉愁的精神港灣。
一位村民驕傲地說:“這棵銀杏樹是一級保護古樹,千年來,它一直靜靜地守護著我們村莊,一年四季不同時節的絕美風光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觀光,帶動了村里的經濟發展。但是近些年損害古樹的行為也時有發生,此次司法保護令的發布非常及時,就像給古樹貼上了量身定做的護身符。”
古樹名木不僅是自然的饋贈,也是鄉土文化的精神坐標,更是亙古悠遠的生態記憶。隴南森林覆蓋率超過45%,居全省第一,現存古樹名木8772株,占全省總數的9.3%。自2025年3月15日《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正式施行以來,白龍江林區法院主動擔責、積極履責,與轄區林業、住建等部門溝通聯系,共同探討古樹名木保護舉措。此次“司法保護令”的發布,使古樹名木的保護更加精準有效,是白龍江林區法院踐行“兩山理念”、創新生態司法保護的又一舉措,也是將“生態優先”理念融入司法審判的生動實踐。
- 2025-05-15去年以來 武威公安破經濟案260起挽回損失5.4億元
- 2025-05-12“犬機聯動”找回56頭走失羊群
- 2025-05-12定西公安制定15項措施促企發展
- 2025-05-12甘谷公安成功化解一起合同矛盾糾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