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清视频精品_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_亚洲丝袜一区在线_午夜国产精品一区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甘肅文化 >> 歷史珍聞

歷史新知丨“蛛絲馬跡”非馬痕

2024-10-24 17:37 來源:新甘肅

  原標題:歷史新知丨“蛛絲馬跡”非馬痕

  “蛛絲馬跡”是一個常用成語。多數人認為“馬跡”就是“馬蹄痕跡”。連《漢語大詞典》也將“蛛絲馬跡”釋為“蜘蛛的細絲,馬蹄的痕跡。比喻隱約可尋的線索和依稀可辨的痕跡”。

  “蛛絲”確實細微不易被發現,但馬可是龐然大物,它留下的蹄痕相對而言要明顯得多,稱不上“隱約、依稀”,很難和“蛛絲”相提并論。那么,“蛛絲馬跡”的“馬”究竟是什么“馬”呢?應該是一種叫灶馬的昆蟲。

  灶馬的學名叫“突灶螽”,屬于直翅目蟋螽科。此昆蟲一年四季都可以見到,常出沒于灶臺與雜物堆的縫隙中,以剩菜、植物及小型昆蟲為食。它爬過的地方通常都會留下一條不太明顯的痕跡,即我們說的“馬跡”。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蟲篇》記載:“灶馬,狀如促織,稍大,腳長,好穴于灶側。俗言:‘灶有馬,足食之兆。’”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三》:“灶馬,處處有之,穴灶而居。”由此看來,“灶馬”是可以簡稱為“馬”的。

  “蜘蛛”和“灶馬”體型相近,同為昆蟲,兩者并舉是合適的。“蛛絲馬跡”最早出自清王家賁《別雅序》:“大開通同轉假之門,泛濫浩博,幾疑天下無字不可通用,而實則蛛絲馬跡,原原本本,具在古書。”亦可寫作“蛛絲蟲跡”“蛛絲鼠跡”。清人夏敬渠《野叟曝言》七十九回:“蛛絲蟲跡,屋漏蝙涎,不即不離,有意無意,其妙如何。”又九十三回:“七絕一詩,拖起婚姻,有蛛絲鼠跡之妙。”此處的“蟲跡”正是“馬”是灶馬的一個佐證。可見,事物名稱往往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蛛絲馬跡”的“馬”解釋為馬牛羊的“馬”,當然也可說通,但遠不如釋為灶馬合理。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